开云电竞(中国)集团

开云电竞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時政熱點
首頁 > 新聞中心 > 時政熱點

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

發佈日期:2023-11-22 信息來源:《求是》

  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本前提、動力基礎和核心內涵,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2023年9月22日至23日,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召開,會上傳達了席大大總書記重要指示:“新時代新徵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徵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積極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把建設製造強國同發展數字經濟、產業信息化等有機結合,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築強大物質技術基礎。”我們要學深悟透席大大總書記關於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指示、重要論述,準確把握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戰略定位、階段性特徵以及面臨環境條件變化,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一、新時代新徵程推進新型工業化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工業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以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為典型特徵的人均國民收入持續提高的經濟發展過程。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蹟,為現代化建設奠定了深厚物質技術基礎。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一條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發展道路。我國是後發趕超型國家,不會也不可能完全重複“先機械化後信息化”、“先污染後治理”的傳統工業化道路,必然走一條與信息化融合的、綠色可持續的工業化道路。

 

  新型工業化的提出,既基於對世界工業化規律和時代發展趨勢的深刻認識,更體現了對中國基本國情和中國特色的準確把握。在我國這樣一個有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推進工業化,既要遵循世界工業化的一般規律,更要立足國情,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席大大總書記就新型工業化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重要論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強調“我國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發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時間。我們要後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並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強調“我國是個大國,必須發展實體經濟,不斷推進工業現代化、提高製造業水平”,“中國夢具體到工業戰線就是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要求“數碼技術、數字經濟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我們一定要抓住先機、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繼續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碼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這些重要論述,極大豐富和發展了我們黨對工業化的規律性認識,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新時代新徵程,新型工業化具有新內涵、新特徵。一方面,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正在深度調整,大國圍繞製造業佈局的競爭和先進制造技術的博弈日益加劇,發達國家積極佈局前瞻性技術方向和產業領域,工業化的全球格局和技術內涵都在發生深刻變化,新型工業化要求主動適應和引領數碼化、綠色化趨勢,要求增強發展的主動性。另一方面,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新型工業化進程需要圍繞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要求深入推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新型工業化之“新”,體現在依靠自主創新驅動、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發展主動性,體現在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戰略協同性,體現在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綠色低碳發展的產業現代性,體現在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對外開放性,體現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過程包容性。從根本上來說,新時代新徵程推進新型工業化,體現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

 

  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式現代化要使佔世界近20%的人口實現共同富裕,需要不斷改善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技術條件,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發展實體經濟上,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我國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未來十幾年的時間,既是我國建成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新發展格局、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衝刺階段,也是科技和產業突破創新的關鍵時期,我國新型工業化進程既面臨難得歷史機遇,又面臨嚴峻挑戰。抓緊抓實實現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築強大物質技術基礎,關係到我們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關係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偉業。

 

  二、推進新型工業化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新時代新徵程推進新型工業化,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使創新發展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第一動力。把握以數碼化、綠色化為特徵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強化高水平自主技術要素供給。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推動數碼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產業綠色低碳發展,促進制造業高端化、數碼化、綠色化和融合化發展。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突破核心能力短板、關鍵能力短板和基礎能力短板,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使協調發展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內生需要。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着力解決工業化進程中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促進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柱產業、傳統產業有效協同。基於主體功能區定位優化重大生產力佈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不斷完善高新園區、產業園區的功能和佈局。推進產業集群化、融合化發展,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數字產業集群。

 

  使綠色發展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普遍形態。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為抓手,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工業化體系,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發展綠色低碳產業,以能源革命和綠色製造為突破口,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現代綠色低碳能源體系和以綠色製造為主體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倡導綠色消費,全面推進綠色生產和消費轉型,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使開放發展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必由之路。建設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的工業化體系,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以國內大循環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吸引力、在激烈國際競爭中的強大競爭力、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強大推動力,強化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規則和標準的聯通,深化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促進金磚國家在數碼化、工業化、創新、包容和投資等領域的合作。

 

  使共享發展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根本目的。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將實現共同富裕這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與新型工業化進程有機結合。注意避免新型工業化進程中收入分配的“極化效應”,推進技術創新、製造業高級化,要兼顧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利用數字經濟消除西方發達國家日漸拉大的數字鴻溝,在創造高質量就業的同時縮小收入差距,使新型工業化成為創新驅動的、可持續的、包容的工業化,從而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推進新型工業化,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這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統籌產業發展和產業安全,統籌開放發展和經濟安全,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積極探索開放經濟條件下提升國家產業安全水平的有效路徑。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有效推進產業鏈強鏈補鏈穩鏈,積極開展重點領域產業競爭力調查和產業安全評估,完善產業安全管理體系,尤其是建立權責清晰、多部門緊密協作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強化產業安全政策對製造業發展規劃、重大科技專項、反壟斷等各項微觀經濟政策制定實施的指導和協調作用。

 

  三、以製造強國建設為重心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工業化以現代製造業發展為根本動力和重要標誌。中國是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但與世界工業強國相比,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製造業基礎能力還不強,一些核心技術仍然受制於人,整體技術水平先進性和產業安全性有待提高。我國要實現新型工業化,關鍵是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以產業鏈供應鏈為製造強國建設的基本單元,全面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當今全球經濟競爭,不僅僅是企業之間、產業之間的競爭,而且是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構成一個國家產業安全威脅的主要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斷鏈”或者“卡鏈”。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化背景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需要着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這要求提高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圍繞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找准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卡脖子”環節,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着重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高端晶片、操作系統、新材料、重大裝備的率先突破。

 

  着力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激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培育更多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不斷壯大專精特新企業群體。強化國家科技力量,加強基礎研究,更好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大應用基礎研究力度,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深度融合,強化需求和場景牽引,高質量建設一批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和中試、應用驗證平台,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推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推進傳統製造業的智能化改造和數碼化轉型,鞏固提升優勢產業,持續提升中國製造品質,培育世界著名品牌。

 

  以智能製造和綠色製造為主攻方向,推進工業數碼化和綠色化轉型。在數碼化方面,大力推動數碼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數碼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推進產業經濟數碼化;通過數碼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平台經濟和共享經濟健康發展,推進數字經濟產業化。深入實施智能製造工程和中小企業數碼化賦能專項行動,推動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以有效投資促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繼續適度超前推進網絡、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提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在綠色化方面,全面推動工業綠色發展,建設以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為核心內容的綠色製造體系,強化綠色監管。深入實施綠色製造工程,加快製造業綠色改造升級,將綠色設計、綠色技術和工藝、綠色生產、綠色管理、綠色供應鏈、綠色就業貫穿於產品全生命周期中。統籌推進重點行業碳達峰,加快節能降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推動綠色低碳能源消費,推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大力發展資源再利用產業和再製造產業,做好新能源汽車廢舊電池等廢舊資源回收利用。

 

  暢通經濟大循環,推進制造業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一方面,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堵點、難點和卡點,強化製造業要素資源的自由流通,着力解決制約高水平技術供給、制度供給的關鍵問題,以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創造引領新的需求,通過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製造業要素配置效率。全面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高國內大循環的覆蓋面,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引導產業合理佈局,更好發揮高新區、工業園區等各類園區作用,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製造業佈局。另一方面,要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展製造業發展空間,大力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更大力度引導外資投向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持續做好外資企業服務保障,逐步打造一個開放的技術創新生態。注重發揮自貿試驗區在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使自貿試驗區成為高水平自主創新高地、高素質生產要素匯集高地、高標準規則測試高地。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席大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黃群慧)

 

原標題: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
《求是》
責編:王慧
頁面編輯:蘇偉

 

媒體垂詢

E-mail:ZNJ@szgmtian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