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电竞(中国)集团

开云电竞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時政熱點
首頁 > 新聞中心 > 時政熱點

從南沙發展看人工智能的城市抉擇

發佈日期:2019-10-30 信息來源:南方日報

    全智能化的城市安防系統、智能識別的交通信號燈、遍佈街頭的無人商店……在位於廣州南沙的雲從科技“XCity人工智能展廳”,一幅幅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的未來城市圖景正在展出,刷臉吃飯、取款、考勤、虛擬試衣等便民服務場景引人注目。

    2017年起步的南沙人工智能產業,兩年多時間已經集聚170多家人工智能企業。管中窺豹,人工智能產業的落地場景何處可尋?產業如何通過產業集聚獲得規模效應?而在產業發展中尤為關鍵的高端人才,他們又會看重什麼而擇枝而棲?

    人工智能期待與製造業深度融合

    在廣州南沙港區,一個造型矮胖的機械人正在轉動頭部,以它為圓心,半徑15公里內的港區情形盡收眼底。這個配備了紅外線和可見光雙識別功能的機械人,能夠快速、準確追蹤連續運動的目標,並進行高質量、無損的圖像存儲、識別和處理工作。在堆放上千萬集裝箱的堆場中,它能夠通過檢查箱面數字找到海關工作人員標註的異常箱子。

    這是南沙人工智能產業落地應用的場景之一。地處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南沙,“珠西裝備製造產業帶”和“珠東電子走廊”在此交匯,人工智能產業在此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更為快捷便利。

    愛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去非將自己的無人駕駛孵化項目設在南沙的重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區周邊有很好的人工智能基礎,企業落戶南沙,利用南沙的區位優勢,既可使用深圳、東莞的電子元器件配套鏈,又能對接廣州市的研究資源,還能通過香港對接全球市場。”

    技術終需落地產業。雄厚的製造業基礎,是人工智能產業從技術層面走向市場化的重要支撐。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融合應用趨勢正在進一步加強,在廣東,一批諸如智能製造、智能醫療、智能家居的新興業態正不斷湧現。

    走進佛山的美的創新中心,大量的傳統家電產品植入了人工智能技術。能與人“聊天”的空調,自動識別衣物材質、顏色並以此來選擇模式的洗衣機,用手勢控制的冰箱……在佛山具有優勢的家居家電產業,正在通過人工智能的落地轉化,發展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在製造業產品以外,人工智能在生產線上也找到了落地場景。在美的空調廣州南沙智慧工廠超4萬平方米的廠房中,經過人工智能技術改造,生產車間機器能夠做出判斷與決策,這使空調的外觀檢測精度提升了80%,而檢測成本下降了55%。

    隨着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萬物互聯的時代正在到來。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高速發展,打造智慧城市的呼聲日漸高漲,廣闊的市場前景蘊含着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應用的無限可能。

    “技術落地”“訂單充裕”,是佳都科技公司今年發展的關鍵詞。今年9月初,佳都科技與廣州地鐵聯手合作的天河智慧城地鐵站建成,站內可提供一系列由人工智能技術支撐的智慧服務,如“刷臉”過閘、智能客服、智能安檢等。據佳都科技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中標及新簽合同總額達到136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6.52億元。人工智能產品收入5346萬元,同比增長352.86%。

    企業期待與科研機構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產業作為新興產業,科技基礎資源是其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放眼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領域的重點科研實驗室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中山大學多媒體實驗室和人機互聯實驗室、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市腦機交互關鍵技術及應用重點實驗室等一批高校基礎科研平台,以及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等企業深度研發平台已經搭建。在廣州和深圳,2家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分別坐落在這兩座城市。

    藉助科研力量,廣州、深圳成為大灣區內人工智能企業的主要聚集地。2017年,廣東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約260億元,約佔全國的1/3,帶動機械人及智能裝備等相關產業規模超2000億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及相關產業規模均居全國前列。預計到2020年,廣東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突破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3000億元。

    科研氛圍濃厚、科技人才匯集之地,更容易吸引人工智能企業集聚發展。在南沙的國際人工智能價值創新園區,雲從信息、小馬智行、科大訊飛、零氪醫療、異構智能、同盾科技、創客工場科技等170多家人工智能企業在此聚集,業務範圍覆蓋了人工智能晶片、自動駕駛、基礎軟件算法、生物特徵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

    數據顯示,南沙已落戶的人工智能企業產值規模約24億元。其中,產值貢獻千萬元以上的企業有15家,產值貢獻億元以上企業10家,產業集聚效應正初步顯現。

    產業集聚將帶動規模效應的產生,尤其對於大多為中小企業的人工智能企業而言,集聚效應能促進產業分工與合作,完善人工智能產業鏈條,出色的區域品牌優勢,還將進一步吸引投資與市場。

    2018年,南沙區支柱產業汽車製造業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成為全區首個產值超千億元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隨着人工智能在汽車研發、供應鏈、製造、銷售和售後服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汽車產業結構已經發生深刻變革。

    近年來,南沙在智能化、新能源汽車產業上頻頻佈局,小馬智行、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都已落子南沙,多個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產業也在南沙落地。安捷利動工建設的新型模組組裝智能化車間將研發和生產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功能模組,而芯聚能半導體有限公司、聯晶智能電子有限公司的正式落戶標誌着新能源汽車的“大腦”和“眼睛”有望實現“南沙造”。南沙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將不斷完善。

    汽車產業所代表的產業平台看中南沙,也源於南沙集聚了中科院所代表的研究平台。

    南沙萬頃沙正在建設的10平方公里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將推動形成第三代半導體與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打造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城。這一產業園中目前已入駐的項目包含:恆大集團的純電動汽車組裝項目及聯晶智能電子、廣東芯聚能半導體項目。

    已在南沙深耕智能網聯汽車多年的中科院系資源都將入駐其中,為南沙佈局千億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貢獻智慧。

    人才期待與城市深度融合

    當前,人工智能產業作為當前“吸金”能力最強的產業之一,卻有着不小的人才缺口。《2018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評估白皮書》指出,中國語音交互、文本識別、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四大技術領域的高級專業人才不足0.5萬,佔比最高的計算機視覺相關高端人才僅1892人。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炙手可熱。

    愛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去非有着自己的親身體會,“交通、醫療、教育等因素都是影響高端人才去留的重要因素,環境非常重要。”

    高端人才所需的生活配套設施,需要足夠的空間進行規劃,而南沙最早屬於廣州的郊區地帶,未曾過度開發,正為人才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留下了發揮的空白。

    不久前,全國首個大灣區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窗口在南沙正式掛牌,93項國際化人才服務事項可在一個平台集中辦理,為各類人才在工作、戶籍、教育、就業等20個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雲從科技集團副總裁張立告訴記者,企業有5位經廣州市南沙區認定的高層次人才,“以前辦理人才安居、子女教育等事項,需跑多個部門,如今可在服務窗口一次性辦理。”

    張立所在的雲從科技,其AI全球總部和研發中心都落戶在南沙。公司創始人周曦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縱觀全國,沒有其他一線城市和南沙一樣,擁有那麼多的潛力,而科研工作者更傾向於在一線城市聚集紮根,所以南沙對人工智能人才的吸引力很大。此外,南沙是一個新區,有很好的後發優勢。已經成熟的城市不可能像南沙一樣,從基礎建設為人工智能產業發作做規劃、做配套,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的行駛空間,這在其他城市很難實現,但是南沙可以。

    2018年,南沙為300多家企業4000多名各類人才發放了各種獎勵超過2億元。“南沙區的人才政策不僅扶持力度加大,覆蓋的範圍也更廣。”廣州市健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賢帥提到,得益於南沙人才政策,企業成功引進了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虛等高端優秀人才。

    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政策體系,可成為人工智能產業招賢納士的有力幫手。然而,人才不僅要“引進來”,更要“留得住”。

    吾心歸處是吾鄉。有一個事實需要釐清,人才是會流動的,人才爭奪戰也不是一錘子買賣。如何讓人才和城市、產業深度融合,值得思考。

 

媒體垂詢

E-mail:ZNJ@szgmtian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