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电竞(中国)集团

开云电竞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時政熱點
首頁 > 新聞中心 > 時政熱點

科技企業如何做好「技術公益」

發佈日期:2022-06-30 信息來源:新華社

  科技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受益者。飲水思源,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應有之義。科技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首先要做好本職工作,推進核心技術攻關,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還要用好技術優勢,投身社會公益事業。

  近年來,科技企業已成長為我國公益事業的生力軍。在教育、醫療、環保和鄉村振興等領域,科技企業捐贈踴躍,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但必須注意到,隨着國家經濟和社會財富發展到新階段,傳統的財物捐贈雖然重要但邊際效益遞減,社會對於專業技術服務等公益“軟資源”的需求日益凸顯。這給科技公司提出了新課題:如何開創“技術公益”新賽道,做好技術高地與技術窪地之間的“引水者”?

  總體而言,科技企業主要有兩方面的技術優勢:一是企業層面的科研成果,二是員工層面的技術技能。科技企業開展技術公益行動,既要將科研成果更好地向社會開放、與社會共享,也要有效引導人才資源進入公益事業,多層次、多維度、多切口服務社會。

  僅就創新而言,科技企業要立足核心技術攻關,樹立“人無我有”技術優勢,爭當科研領頭羊。但擴展到社會大視野下,技術存在集群效應和生態效應,科技企業應發揚技術公益精神,開放共享科研成果、不斷降低技術門檻,實現技術的更大範圍普及,從而提升全社會的技術福利和創新能力。去年11月,我們在國家工信部指導下,與業界同仁共同發起成立“信息無障礙技術和知識產權開放工作組”,向社會免費分批次開放信息無障礙技術專利,首批開放11件;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我們又向社會免費開放9項雲計算數據中心低碳發明專利,促進新基建更加綠色環保。

  企業投身技術公益,首先要研究發現市場機制失靈、社會價值重大的技術“盲區”,實現有限技術力量的價值最大化。幾年前我們了解到,我國有不少珍本古籍長期散落海外,亟待科技公司介入,應用數碼技術讓古籍“回家”。但這些古籍字體字形繁雜多樣,一個“郷”字就有多種寫法,傳統數碼化方式無力應對。這種情況下,阿里巴巴達摩院與四川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單位合作,發起“漢典重光”項目,利用單字檢測、無監督單字聚類、小樣本學習、主動學習等機器學習方法,邊識別古籍邊訓練模型,在去年以97.5%的準確率完成了對20萬頁古籍的整體識別,方便公眾翻閱檢索。相比於專家錄入,這套人機交互識別系統將效率提升了近30倍。

  企業的主人翁是員工,我們相信每個人的內心都埋着公益的種子,只要激活一顆顆種子的能量,就能匯聚成巨大的公益行動力。2019年,我們成立技術公益委員會,號召員工在深耕自立自強高科技的同時,踐行“人人受益、責任擔當、開放共享”的好科技,用技術助力公益,讓科技更有溫度;去年10月,我們內部啟動“鄉村振興技術官計劃”試運營,半年多以來,160名技術人和專家志願者利用業餘時間,深入中西部5個省份7個欠發達縣域,走訪調研、收集需求,啟動了一批數碼技術服務項目。

  技術普惠不僅是公益的手段,也應成為公益的目的。除了“授人以魚”解決技術弱勢群體的一時一事,科技公司也應儘量“授人以漁”,幫助受助者學習技術、掌握技術,從被動接受技術轉向主動應用技術,更深層次地彌合技術鴻溝。

  在“鄉村振興技術官計劃”中,我們鼓勵員工投入更多精力,發揮傳幫帶作用,輔助培訓本土、本行業的數字人才,激活縣域鄉村內生性技術生態,為鄉村振興提供長足支撐,避免陷入“人走事黃”的困境,真正讓技術之光照亮每一個人和每一個角落。最近,我們啟動了“橙點同學”項目,以中職高職在校生為主要服務對象,打造“學、訓、賽、考、聘”一站式線上平台,向全社會免費開放,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持續運營,提升就業者職業技能,助力高質量就業。

  當前,技術公益已成阿里巴巴ESG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的主要手段之一。企業自上而下形成理念共識、做好統籌規劃,員工自下而上積極參與、創新實踐,共同構築起了技術公益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有機體系。發揮技術和平台的能力,追求“人人受益、責任擔當、開放共享”的好科技,科技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大有可為。

  (程立/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

媒體垂詢

E-mail:ZNJ@szgmtian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