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电竞(中国)集团

开云电竞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時政熱點
首頁 > 新聞中心 > 時政熱點

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新興產業培育壯大

發佈日期:2023-01-06 信息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吉林長春一汽解放汽車智能工廠內,工作人員在檢查智能自動導航運輸車運行情況。
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攝
 
  我國擁有世界最完整的產業體系,製造業規模佔全球比重約30%,連續13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3年工作時強調,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如何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怎樣提升傳統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如何提升國家戰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記者採訪了相關部委負責人和多名專家學者。
 
  着力強鏈補鏈

  確保產業體系自主可控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關鍵在振興製造業。2022年以來,我國重大裝備、重要基礎零部件、新材料等關鍵領域產業鏈攻關再上新台階,前11月,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圍繞製造業重點產業鏈,找准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表示:“我們將聚焦自立自強,統籌發展和安全,鍛長板、補短板、強基礎,加強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全面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
 
  聚力“點上突破”。“應全面梳理攸關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精準識別被‘卡’的薄弱環節。”賽迪研究院副院長喬標建議,在此基礎上,利用好完備產業體系、巨大內需市場和強大動員組織能力等綜合優勢,集中優質創新要素和主體,加速“卡脖子”點上的突破,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產供應體系。
 
  強化“鏈上協同”。“應更加注重打破行業壁壘,以上下游循環暢通、產學研協同聯動、大中小融通發展、國內外協調互動,提高重點產業鏈技術供給能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工業室主任付保宗提出,針對重大和基礎領域的短板,支持以下游重點需求用戶為主導,建立多方參與的技術攻關聯盟組織,匯聚優勢創新資源持續開展研發攻關。針對競爭性領域的弱項環節,探索更加包容寬鬆的激勵機制,讓更多創新型企業放手一搏。
 
  注重“面上提升”。喬標認為,一方面,要加強對產業鏈供應鏈的整體統籌和規劃,根據各地區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優化產業鏈分工佈局,規避產業鏈過度集中部署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應統籌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基礎設施聯通能力保障。
 
  實現升級發展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2022年以來,更多服務平台牽手中小企業,在加快智能轉型中增添發展動力。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培育出1700餘家引領行業發展的數碼化車間或智能工廠以及5500餘家區域領軍企業。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基底的重要支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提升傳統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付保宗認為,提升傳統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需要積極探索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新路徑。
 
  向高端躍進。“隨着消費日益升級,滿足高標準的新需求成為引領產業變革的重要動力。”賽迪研究院規劃所所長程楠說,這要求我國在傳統產業推行質量革命,從需求端引導優質優價的消費觀念,從供給端嚴控產品質量標準,切實提高消費品對人民需求的滿足程度以及中間品對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支撐能力。
 
  向智能升級。“面對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要推動傳統產業積極利用數據分析、雲計算等方式部署更實時精準的生產策略。”程楠提出,通過把工業流水線轉變為定製化生產、個性化生產、分佈式生產,將生產性單元轉變為學習型工廠、數碼化工廠、網絡化工廠,有利於製造業提質降本增效。
 
  向綠色發力。程楠表示,要引導傳統產業儘快建立綠色價值導向,藉助自動控制、人機交互、循環發展,實現從源頭設計到生產製造再到銷售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綠色化,以最低資源消耗創造最大化社會財富,不斷在全球產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與此同時,要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構築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引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付保宗建議,要發揮需求引領作用,積極拓展市場空間,利用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創新資源優勢,探索豐富和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應用場景,加速產業規模擴容和技術疊代。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也要不斷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程楠提出,要利用好我國的產業優勢和影響力,主動融入國際產業循環,大力引進以先進技術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引進國外先進人才和管理經驗,深化與全球產業鏈緊密聯繫。
 
  金壯龍表示,今年將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在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先進制造業集群。研究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加快謀劃佈局人形機械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
 
  推進能源革命

  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天然氣年產量躍上500億立方米大關,我國建成首個年產500億立方米特大型產氣區;白鶴灘至浙江特高壓工程竣工投產,每年可輸送電量超300億千瓦時……2022年末,能源領域重大工程捷報頻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提升國家戰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這對於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意義重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郭焦鋒分析,從發展角度看,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必然要加速壯大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這需要大量油氣、銅、鋁、鋰、錳等重要能源及礦產資源作為支撐。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有助於不斷增強風險應對能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郭焦鋒認為,接下來要繼續加大投入尤其是科技創新投入,推動創新要素向“產學研用”一體化和技術領先頭部企業集聚,加快推進在“卡脖子”技術、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技術等方面的攻關。針對提升國家戰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他建議要更重視機制創新,健全中央和地方、實物和產能、政府和企業儲備相結合的儲備機制,完善戰略儲備市場調節機制,增強大宗商品儲備和調節能力,增強快速響應和保障能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當前能源領域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建設成效顯著,也面臨不少挑戰,例如能源對外依存度依然偏高,能源消費結構依舊以化石能源為主,整體轉型任務任重道遠。”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李昇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新型能源體系需要形成新的生產力,滿足新的要求,“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統籌好發展與安全、清潔轉型與能源保供、存量與增量的關係,從電氣熱冷氫多種能源利用形式、源網荷儲各環節共同發力。”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堅定不移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積極推進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紮實推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術示範應用。二是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推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高質量發展,推動水電、核電重大工程建設,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三是積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着力推動電網主動適應大規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廣的分佈式能源的發展。四是大力推動終端用能轉型升級,加強重點用能領域節能降碳,積極推進電能替代。

原標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新興產業培育壯大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經濟新方位·今年工作怎麼幹)
作者:記者  韓  鑫  丁怡婷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06日 02 版)
責編:岳弘彬、趙欣悅
網頁編輯:劉暘

媒體垂詢

E-mail:ZNJ@szgmtianxin.com